当前位置:

【提案直通车】推动老街蝶变获新生——区政协委员建言提升中山中路商业业态品质

时间:2020-07-30

透过指间看着天,仿佛回到那老街。两岁时搬家住进莫家弄,出门就是老松江记忆中的中山中路,区政协委员张正平在这里一住就是20年。在这条被誉为沪郊第一街的街道上,象征体面的迎宾楼、阿姨们追逐时尚的大众理发店、饕餮食客最爱的稻香村、凌晨2点就开始生火的茶馆,一幅幅满是人间烟火的往日街景,既是张正平关于童年的回忆,也是松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同步,成年后的张正平不管搬家到哪里,都始终关注着中山中路的点点滴滴。2000年初,随着周边区域拆迁,中山中路也随之拓宽改造,如今除了余天成药店和新华书店,昔日繁华无处可寻,老底子味道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变了味的商业业态。现在的中山中路充斥着高音喇叭兜售打折商品的叫卖声,沿街店铺集中了低端的零售业,庙前街一带更是小摊贩聚集地。承载着松江浓厚人文底蕴和经济发展记录的中山中路消逝了,张正平对此深感遗憾,她说:现在每次来到这里,都觉得十分可惜。
  流逝的光阴成了回忆的信号,老城复兴需要吾辈努力。基于情怀,也基于使命,张正平在2019年区两会期间,提交了政协提案《关于提升中山中路商业业态品质的建议》,呼吁松江要拿出大刀阔斧的决心和敢动真格的勇气,对中山中路进行全面改造。
  以规划为统领,以项目为抓手。张正平建议,中山中路的改造要坚持规划先行,确立核心区、明确核心圈、打造功能区块,制定科学合理战略布局。比如可以基于商业街的业态基础打造以体验型消费为引领的业态品质,带动周边环境优化和功能提升,同时保留并凸显中山中路历史底蕴和时代变迁的文化特点,引入时尚、文化、怀旧等元素。张正平在提案中建议,未来中山中路的商业业态可以打造如茸城人文、休闲娱乐、怀旧文化、时尚现代等细分功能区块,确立具体的改造升级项目,以项目化推进为落脚点,重点、整体协同推进。
  老街改造,离不开政策配套和资金扶持。张正平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给予改造中山中路的大力资金支持,包括改造升级规划设计费、改造升级中涉及的补偿、商业业态调整中需要清退低端商业的费用等。在管理方面她则建议引进专业的第三方管理团队进行招商、管理,并有条件地给予一定期限政策上的适当优惠和放宽,为老街改造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山中路的复兴,更难的还在于软实力的提升。张正平说,如今的中山中路商业业态的低端化使得老城区的中心区域主要生活群体是老弱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地块综合实力的大跨步发展,离不开区域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张正平建议在提升中山中路商业业态品质的同时,要将社区文化建设也列入重点发展项目,以中山中路升级改造为契机逐步提升周边的软实力,使社区内群众文化建设呈现出文明新气象。
  政协委员的呼吁得到了属地街道和多个职能部门的响应。区经委表示将加强中山中路商业布局规划和商业能级提升,在下一步规划编制中将通过城市更新方式,创建和挂牌一批旅游购物推荐点”“旅游购物示范点”“绿色餐厅,带动和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区规划资源局相关人士表示在中山中路未来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协调各业主单位和地方政府,通过城市更新方式,统筹规划,优化功能布局,并结合15分钟生活圈的相关要求,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塑社区活力。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和岳阳街道也各自发力,结合各条线本职工作,为中山中路改头换面、重现繁华做出努力。
  看到各个部门都在为中山中路的未来努力,我对它的蜕变非常期待,但这的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继续做下去。尽管提案已经办结,但是张正平对中山中路关注和思考并未停止。经过新一轮的调研,她再次建议,要梳理中山中路商铺所有权的归属,哪些是属于国有集体的,哪些是属于个人的,梳理之后对所有权属于个人的可以通过统一包租的形式,统一商业业态品质。在此基础上通过招标,引入社会专业经营力量,重拾、延续、发展松江标志性老品牌。(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