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工党松江区委建议: 保护黄浦江水源地水质安全刻不容缓

时间:2012-04-23

 

松江区是上海市市政、工业、商业、居民生活的主要取水区域,上游干流、支流都设有重要取水口,是黄浦江水源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松浦大桥取水口提供了上海市50%以上的生活用水,因此黄浦江的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黄浦江水源地的取水安全。
建议:
 
1、实施容量总量控制交易制度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区域(空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接纳污染物的能力。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的总量控制为“容量总量控制”,是依据区域环境质量目标,计算出环境容量,据此得出最大允许排污量,通过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在污染源之间优化分配污染物排放量,制定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目标。实施容量总量交易制度,就是引进经济手段,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成本最小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三是给非排污者表达意见的机会;四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五是提高了企业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六是更具市场灵活性。排污权交易只需确定排污权数量并找到发放排污权的一套机制,然后让市场去确定排污权价格。
试推行污染信贷交易,即一家污染单位用较低的成本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规定的水平之下,并可将其节省的这部分排放指标(即信贷)出售给其他认为购买信贷比执行标准的成本更低的污染单位,即其他污染单位购买信贷,得以在特定地点进行排放。这使点源污染者和非点源污染者都有动力减少污染排放量。对于松江区,通过点源与非点源污染之间的信贷交易机会更大,成本更低。
 
2、建立流域协调管理机制
水源地保护涉及到多方利益,良好的协调机制是水源联合保护体系有效运作的保证。对于黄浦江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具体协调内容为:协调江、浙、沪三地的利益冲突;协调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协调管理层内部的相关工作。具体协调方式为:由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将各相关方需求集中起来,平衡权益与利益,通过磋商、仲裁以缓解各相关方矛盾,形成各方满意的全局优化方案。
 
3、水功能区分层次划分
现行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将斜塘-泖河(接太浦河)-拦路港-淀山湖一支划入了上游水源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但对大泖港、园泄泾两支来水的沿途保护力度尚显薄弱,尽管已经将大泖港、园泄泾划入了上游水源保护区,但流入大泖港的秀州塘、掘石港、胥浦塘,流入园泄泾的大蒸塘都仅划入准水源保护区范围。实际上,秀州塘、掘石港、胥浦塘、大蒸塘与大泖港、园泄泾对于水源保护同样重要。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秀州塘、掘石港、胥浦塘、大蒸塘两侧污染的有效控制,将其两侧划为上游水源保护区。
注重水源保护圈层理论,改进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即以松浦大桥取水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划分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水源保护区、准水源保护区,将取水口层层保护。水源保护区和上游水源保护区内,自水源地敏感区域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植被防护区、生态农业区、产业控制区(如图3-2所示)。同时,确定区域内各河道所要达到的相应的水质目标。
 
4、调整水源地产业结构
松江是上海郊区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区,区内又以黄浦江为界分为浦北和浦南。浦北较浦南发展快。其原因是浦北离市区近,交通便利,土地大批开发,二、三产业发展快;浦南原来交通欠发达,远离市区和松江城区,又是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发展受限制,经济过去主要靠传统农业。建议该区域以第一产业为主导,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以一、二、三产互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推进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结合,发展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业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水乡休闲旅游。兴建形式不同的农贸市场和科普教育基地,提供各种设施,让来访者(特别是青少年)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全过程,成为上海青少年学农的重要基地。实施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战略,发挥集聚规模效应,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对在中心商住区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实行搬迁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功能置换;要对污染重、效益差、治理无望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意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严格新项目审批,全面推进新建项目“批项目、核规划、核环保、核能耗、核排放”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
 
5、引入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
在黄浦江上游地区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应用生态补偿试点,应尝试向定量化、模型化与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在以下方面展开:
考虑农业方面,在水源保护区内的乡镇与已有较好现代农业基础的富裕乡镇结对,将农业项目特别是效益较高的现代生态农业项目转移到水源保护区内的乡镇;制订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政策,调动农民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色农产品的积极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另外,在建设水土涵养林的同时,可以考虑在不影响生态林生长的情况下,允许农民在生态林中搞多种经营。同时可以将生态林养护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适度地引入一批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观光生态林等项目,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产业板块。
松江区可先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如具体规定每减少及1吨或1公斤氮、磷等污染物给予多少奖励等。
 
6、加强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加强公众参与体制建设对黄浦江水源地水质保护及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套与政府、新闻媒体和环保志愿者组织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机制显得尤其重要。
宣传和倡导清洁生产,提倡合理施用化肥,减少高残留、难降解农药的使用。加强化肥使用知识的宣传和农药的施用监管;加强农用废弃物的管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加快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形成环保宣传的合力。在报纸上开辟环保专版,在电视、电台节目中设立环保专题节目,开辟环保热线,在互联网上开辟地方环境保护网站。拍摄一些保护黄浦江的专题片。
公众组织起来成立环保志愿者组织。可在松江新老城区组建志愿者水源地监护队,建设水监护站,开设水监护热线,接受群众环境举报,将监护点的环境状况、生态监护活动的进展情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后,定期向社会发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