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我区垃圾综合治理的提案

时间:2020-01-20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精细化管理难题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松江高度重视垃圾的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在实践工作中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打造了上海垃圾治理的“松江模式”,2015年被命名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2016年代表上海通过住建部等10部门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验收。2017年被列为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示范区,并得到国家住建部督导专家高度评价和市人大殷一璀主任充分肯定。松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连续12年荣获郊区考评第一,但我们深切地感到,目前已有的成绩和治理水平,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老百姓的期望还有明显的差距。

一、现状与问题

目前,松江区垃圾综合治理的现状是:垃圾产生体量增大、处置设施能力不足,垃圾积压情形严重,垃圾处置面临的形势严峻。

(一)垃圾产生体量增大

目前我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高达1800吨,其中干垃圾1435吨、湿垃圾265吨、餐厨垃圾100吨,进入天马焚烧厂1050吨、外运老港处置750吨。据统计,今年的建筑装修垃圾日产生量已达1600吨,其中,日产装修垃圾可燃物400吨。建筑拆违拆房垃圾更是成几何级数增加,据区整治办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底,全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已达1932万平方米,约产生1000万吨的拆违拆房垃圾。

(二)处置设施能力不足

一是可燃类垃圾处置能力不够。松江区从2001年建成填埋场到超负荷运转,从建成固废厂(美圣公司)到关停整顿,垃圾转辗运至老港,生活垃圾的处置一直步履艰难。2016年天马焚烧厂一期建成,日处置能力为2000吨(松江和青浦各1000吨)。松江区由于固废厂的停止生产,所有压力转移至焚烧厂承担。目前焚烧厂实际处置规模已经达到2300/日左右,其中松江1300吨、青浦1000吨,另外处置松江区污泥90吨,已经处于高位、满负荷运行。天马焚烧厂在每年2次计划性检修情况下,只能消纳2100/日。因此,目前,松江尚有每天750吨的生活垃圾在市绿化市容局的帮助协调下走市级处置通道,陆运老港进行处置。。二是特种垃圾的处置能力薄弱。从湿垃圾处置能力看,目前我区共有5座湿垃圾处置站,分别设置在叶榭、九亭、车墩和佘山等镇,处置能力共计185/日,加上农村300多个田头积肥池和54个小型生化机,现在实际处置260/日,也属于超负荷运行。但由于处置设施大都是为解决过渡时期的应急处置问题,尤其是处置城区湿垃圾的两个点,由于科技含量不高,规划及行业标准缺失等原因无法办理环保手续,处置过程中极易产生异味、污水一直也都是靠外运处置,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均在实施改造提升。从餐厨垃圾预处置情况看,前景也不容乐观,固废厂的关停同样影响餐厨垃圾的处理,我局经过不断探索,借用填埋场设施处理餐厨垃圾,经过预处理加工后大都运往奉贤餐厨垃圾处置点加工为饲料,因填埋场设施处置餐厨垃圾不符合环保功能要求也无法扩大规模和进一步作深加工处理,目前已关停,正在抓紧改造提升。从建筑垃圾处置方式看,虽然我区自行研发了一套自动分选装置,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机械分选实效,也被市局认可,但由于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产生量较大,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中可利用的消纳处置方式主要是筑便道、基础回填等,所需要的量相对产生的量而言,只是杯水车薪,造成积压严重。

(三)垃圾积压情形严重

目前,在各街镇的装潢垃圾分拣场所已经积压了大量的可燃垃圾无法处理,情况比较严重的是方松(与岳阳合用)、永丰、洞泾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在各中转分拣点积压可燃物近4万吨,还有188万吨“五违四必”拆房垃圾积压在各街镇的临时分拣中转站或拆房原地,还有近200吨的绿化垃圾、1000吨的工业垃圾也因无渠道处置而屯积。

(四)垃圾分类进入“深水期”

我们感到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已经进入了“深水期”和“疲劳期”,新的时代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的社会氛围还不够;二是绿色账户的激励机制正在弱化,强制居民分类的刚性机制缺乏;三是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合力推进的机制还未形成;四是物业公司履行分类投放管理主体责任还未落实到位。

二、几点建议

在垃圾综合治理中,松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兄弟区也都遇到,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市的层面,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研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出路。具体建议如下:

(一)针对垃圾积压量大与末端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加快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结合松江实际,抓紧推进天马焚烧厂二期、区湿垃圾综合处置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等三个项目的建设。

(二)针对垃圾处置技术不过关与环保不达标的问题,要抓紧技术实施的改造提升。要抓紧推进垃圾填埋场提标改造、浦南和西部两座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等三个项目的建设,目前三个项目均已列为区级应急抢修项目,均已完成土建进入设备安装阶段,12月中旬竣工并试运行,同步进行环保验收。

(三)针对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深水区后遇到的一些短板问题,要逐条研究落实对策。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126日在虹口区市民驿站调研时提出的“垃圾分类工作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的要求,对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借鉴厦门等城市好的做法,切实补好进入深水区后松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短板。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地区(部门)“一把手”工程抓好落实;二要切实发挥行业管理作用。坚持属地管理为主的基础上,强化落实行业牵头管理的职责。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垃圾分类。三要切实舍得投入。有计划地对一些陈旧老化的垃圾分类和环卫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提标改造或更新;加快推进全区1109座垃圾箱房的改造,研究推进居住小区垃圾短驳车辆的更新,研究绿色账户正向激励作用发挥,研究调动小区物业和垃圾分类志愿者及分拣员的工作积极性,研究落实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经费。四要切实营造氛围。要以2019年市人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立法颁布为契机,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行业优势,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将“垃圾分类工作是新时尚”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市民心理,将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到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公共场所,从而使垃圾分类不落地变成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主办单位:区绿化市容局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