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提案直通车】以创新之貌唤醒古韵之姿 ——《关于推动“仓城历史文化建筑建设”的建议》办理纪实

时间:2021-12-23

“门前连街市,屋后闻橹声。”因漕运而兴的松江仓城有着近500年的历史,保留着不少明清建筑,这些古建筑聚集成片,被誉为松江府城文化的“活化石”。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建设工作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有多处老宅陆续完成修缮,被唤醒的尘封古韵又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松江新地标。

“但现在仍有许多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老宅,被水泥封固住门墙,等待修缮。”区政协委员朱银基几经调研后发现,老城改造项目仍存在着诸多难点,需要加强支持力度,“老城改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但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

发现问题后,朱银基将建言方向定在如何从单纯修缮改造以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共赢上,让松江仓城不仅成为商业文化综合一体的老街,还能展现历史文化风貌。于是,朱银基提出了《关于推动“仓城历史文化建筑建设”的建议》提案。

提案中,朱银基提到,除了“修旧如旧”核心点以外,还应该根据这些建筑今后的使用环境,对规划和设计部分进行相应的改动,居民安置房的分配速度也应跟上。朱银基在提案中指出了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发展所存在的许多瓶颈,包括职能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导向不够明确、人文气息缺失等。另外,朱银基围绕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提出了五个“坚持”:坚持城市有机更新与保留保护相结合;坚持老建筑保护与新业态耕植相融合;坚持影视产业引领与文化特色旅游相协调;坚持街道开发主体与探索多种合作模式相联动;坚持总体规划编制与建设分步实施相统一。

作为主办单位的区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该提案,多次会同区房管局、区规划资源局、永丰街道等,围绕仓城历史文化建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落实以及答复,并前往现场跟踪进度。在答复中,区文旅局表示,将统筹协调多部门解决修缮施工难题,完善财政补贴制度,深挖人文资源调控业态发展,并通过盘存量、保增量等方式,不断加大安置房源筹措力度。

记者近期也从永丰街道了解到,截至目前,永丰街道已完成危旧房解困签约2686户,签约率93%;共收到区旧改安置房源3011套,分配率已达95%。对此,居民纷纷点赞。“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实下来了!”居民张阿姨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仓城已修缮的文物建筑中,陆续引进了连环画书屋、跨塘乘月书店、米文化、松江布、茶文化、咖啡文化、文物修复技艺、国爱红色瓷器、影视道具展示等项目,并有12家展馆实现对外开放,形成一条“家门口”的免费参观游览路线,成为松江历史文化体验新地标,为松江新城发展书写着“远看山水,近看人文”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