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车墩镇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时间:2020-04-07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民革界别
2016年10月,车墩镇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2019年6月19日,松江区委、区政府召开了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提出车墩镇着眼于发展高新技术与影视产业交融的新业态,着力打造科技影视产业基地、影视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宜居小镇。我们通过联合调研,对加快推进车墩特色小镇提出如下建议: 一、主要做法 经过两年多建设,车墩镇加快由单一的影视拍摄功能向多元的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服务、影视节庆、影视会展等功能转变,探索走影视配套商业和旅游体验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坚持高定位,加速项目推进,上海电影基地、昊浦影视基地稳步推进,成立全资集体公司叁零(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招商服务。注重与影视文创深度植入,努力打造“老上海特色与明清水乡”交相辉映的特色风貌。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链规模化不足。除上海影视乐园实体运作之外,基本以注册在叁零公司非实体入驻公司和个人工作室为主,产业链要素短缺,未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如编剧、拍摄、后期制作、审批、发行、金融产业等产业集群。 (二)运营模式主题单调。实际运营中没有核心的主题。如上海影视乐园主要是靠场地场景道具租赁和游客门票为主,没有将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影视产业链中缺乏核心竞争优势。 (三)影视产业政策不够聚焦。车墩影视产业政策除文广局发布的传统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我区有关人才、外来人口子女就读、办公用房租赁、关于扶持之外,需要政府部门更加聚焦在土地指标、专项财政扶持、基础设施直接投入等方面。 (四)城市服务配套不足。缺少优质高端的教育、医疗、住宿、交通、餐饮等影视产业的配套服务设施,难以吸引影视产业高端人才扎根车墩。 (五)科技含量待加强。随着电影数字技术发展成熟,高科技制作技术对于影视特色小镇将产生深远影响。影视行业如果想要适应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的国际趋势,就要在后期前置、虚拟拍摄上做好技术升级换代的转型准备。 三、对策建议 (一)注重以产业特色为导向的政策聚焦 车墩镇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要根据现有基础,找到自身产业特色精准定位,努力形成产业政策体系。 一是加强影视产业相关功能的落地和完善。作为上海市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的重要核心承载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设立影视交易平台,承接文交所的影视交易功能落地。支持车墩在条件成熟时承担国际、国家级或华东地区的影视节庆活动、强化电影电视发布功能。 二是支持建立影视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在带方案招标等领域给予特色小镇更大的政策空间,引导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借鉴我区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完善土地出让收益扶持政策。 三是进一步完善影视产业的政策配套体系。影视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依赖较大,建议对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专门的人才购房和租房补贴政策、办公用房补助政策、高级人才落户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支持车墩构建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人才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二) 注重传承和发展文化,营造特色空间环境 文化发展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要建设成有品质、有内涵、有吸引力的小镇,必须挖掘、传承、发展特色文化品牌。 一是打造特色小镇地标建筑。应该立即筹划、建造标志性建筑,以此确立并宣传车墩的文化内核,引爆周边发展,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可以结合影视产业、非遗文化、三生融合等方面进行广泛选择。 二是打造“一镇五貌”多元景色。华阳老街恢复明清水乡风貌;完善车墩集镇的老上海风貌;郊野公园呈现外景拍摄、影视体验、旅游休闲的田园乡村风貌;南站大居打造代表当代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现代风貌;对入驻企业的风貌进行整体规划和小幅改造,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工业”风貌。这样形成的“一镇五貌”是历史的积淀,是城市演化的自然选择,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新引擎。 三是打造新型老上海风貌商业街区。成功的商业街区是引爆特色小镇的先锋队。要在老上海元素的基础上,融合本土文化内涵,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和活力的新型老上海风貌商业街区。鼓励上海老音乐等文化元素植入,规模上可以一次规划,逐步发展扩大。 (三)注重完善影视产业链 一是打造影视主题配套服务功能区。将经典影视作品IP元素引入“小镇”,将影视作品中场景资源纳入到配套服务区,并将影视后产品开发涉及众多产品集中投放在“小镇”。 二是打造影视剧本拍卖交易集散地。为青年剧作家、优秀剧本提供展示交易平台,提高影视产业转化效率。 三是建设各种规模的中小型实验性剧场。以小镇为依托打造经典戏剧舞台,使其成为“影视小镇”一个重要的文化亮点。展现影视作品的经典片段,为游客提供互动体验平台。 (四)注重创新投资管理主体多元化 特色小镇建设的体制机制要创新,要高效,要变革,要注重建设管理机构及管理方式的设计。找专业的行业机构与政府合作,成立运行团队,全程对特色小镇进行统筹、策划规划、招商引资、建设指导、运营管理、咨询升级等专业服务。 一是政府投入板块。针对完善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建设,必须,且项目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应由区级和镇级联合投资。 二是国企投入板块。针对投资和盈利收支能够平衡,且投入利润空间不大的项目,可以由国企参与投入。 三是社会资本板块。针对有盈利空间且非常专业的项目,投资主体由专业的运营机构和专业的行业协会联合招商投资,各行业领先者优先参与,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人来做,这样才能做到百花齐放。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平台,一个定位准确、运作科学、机制合理的特色小镇,未来产生的价值,既可以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要求,又可以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执笔委员:孙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