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的贴心“管家”——记安信农保松江支公司总经理助理吕喆

时间:2012-12-07

 

近些日子,安信农保松江支公司总经理助理吕喆又在忙着跑基层了,在家庭农场的发源地新浜镇,他和镇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正筹划着建立我区首个镇级农业保险推委会,农民“点单”,安信农保看单设计农业保险产品,让家庭农场承包户真正吃下“定心丸”。
 
创新来自务实
“创新来自基层,更来自务实。”吕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早在1984年,吕喆就进入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工作。当时,保险公司通常只是银行下属的一个科或者股,而人们也普遍对保险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了解,吕喆就曾接到过咨询电话,询问保险是不是购买保险箱。后来,人保农险部成立后,农业保险被单独剥离出来,市里还设立了农业保险基金,但是农险的效益却一直不乐观。
2004年9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海由此开始探索用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来运作农业保险业务,这是我国首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也是上海地区唯一一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作为探索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一个试点,公司除经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外,还经营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同时奉行“以险养险”的策略,以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工程保险、车险等商业险种的利润来弥补农业险的亏损。吕喆进入安信农保公司后,先后在总公司市场部、车险部和市东公司工作,并于去年年初到松江履新。
性格直爽的吕喆很快和松江农口打成了一片。作为扶持“三农”的金融工具,吕喆心里明白,安信农保松江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公司在农民中间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牵住了这个“牛鼻子”,有了群众基础,实现双赢就不难。而农民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安信农保在这个时候的应变能力、服务能力和救济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口碑。
今年台风“海葵”来袭前,吕喆亲自带领公司员工,分几路到农村现场踏勘,引导农民及时疏散,并承诺灾后第一时间根据作物损失给予理赔。看到保险公司“一把手”都如此敬业,不少农民由衷感叹道:“有安信,我们不担心。”
正是在吕喆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安信农保松江公司始终秉持“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有关部门的支持,较好地实现了农业保险从传统运作方式向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险等业务均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显示了“政府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生机与活力,农业保险在参与社会管理、减轻政府公共管理负担、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保障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献计服务农民
作为一名新任政协委员,热心肠的吕喆对松江的残疾人扶贫事业十分关心,在他和其他委员提交的提案中,就关注到了分布于6个镇的16家残疾人扶贫基地。在这些蔬菜种植基地,传统的农业保险只关注到了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后的理赔,然而,吕喆认为,丰收不等于增收,菜贱必然伤农,农业保险产品理应把蔬菜的市场价格波动纳入考量,形成双变量保险产品。可喜的是,吕喆等委员的“金点子”,已经引起了区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双变量保险产品已经在残疾人扶贫基地试点,蔬菜价格不达预期,务农的残疾人也能得到保险公司一定额度的理赔,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都说米袋子好管,菜篮子难管。在新浜镇,吕喆等根据区域农业规划特点,倡议建立的镇级农业保险推委会,有望成为一个农业保险的松散组织平台,汇总各村农户代表和村干部的实际需求,安信农保再根据这些反馈设计农保产品。吕喆介绍说,这一平台将着重关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蔬菜种植,综合考虑蔬菜在淡季和旺季的市场价格风险,通过保险产品的调节,推动蔬菜价格的常态化,让市民买得到便宜菜、放心菜,菜农也能得到持续的合理的回报。(裴麟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