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荆州古城品文化,学习考察拓思路

时间:2010-04-16

 
    4月10日,区政协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三组组长殷雄带领部分委员一行11人赴湖北省荆州市学习考察,为期四天。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三组的委员们积极开展学习调研,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先后撰写了“关于在仓城历史风貌区建设好明清文化街的若干建议”、“放大世博效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关于建设文化松江的若干建议”等多篇集体提案,为松江的现代城市和历史文化和谐发展建言献策。此次荆州之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古城文化及其保护、开发、利用经验,探索工作新思路,为进一步履行职能打好基础。
 
 
    委员们实地对荆州古城进行考察,亲身感受古城文化,并对实施古城保护与建设情况作了深入的了解。荆州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此建都411年,留下了深远影响的丰厚文化。在不断扩张和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楚国在逐渐形成比较完备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礼仪制度的同时,也兼收并蓄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楚文化。荆州城墙也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墙,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为对荆州古城进行合理改造、开发和利用,荆州市委、市政府早在1995年就提出以古城墙为依托,突出文化旅游为重点。近年来更是倾力打造“荆州古城”:一是加强荆州古城保护,做好古城墙“申遗”工作,使荆州古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古城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建设两汉古建筑,突出三国名城特色, 决心要依法予以清除一切与古城景区(点)不和谐的设施。将荆州古城整体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二是加强重点景区建设。以环城“四门”为中心,复建城垣楼阁,建设“四大”特色旅游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国名城”游。以东门为中心,形成古城墙游览区;以南门为中心,形成关公文化祭祀区;以西门为中心,形成文博实物观赏区;以北门为中心,形成三国风俗展示区。三是优化古城景点建设。在突出“三国名城”特色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荆州数千年历史文化,展示“文化之都”的品位。逐步在古城内原址上复建“荆州将军府”、“承天寺”、“梁朝皇都”、“江陵县衙”等,改扩建荆州博物馆,建设楚文化博览园。四是打造以屈原、关公、张居正等为主体的名人文化品牌。并于2001年10月29日发布《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暂行办法》,从立法的角度为荆州古城建立了明确的规划、利用、管理等各方面的保护和发展措施。目前已经开发建成的环城公园,以四周优美的外部风景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为内涵,形成“泛舟护城河,碧水浮城楼,笑语扬天庭,其景入画图”的水乡园林景观。经过十五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四环、八大景区、二十六大景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考察学习,三组的委员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围绕松江城市文化保护性建设工作提出了一些新构想:松江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这好比是一座文化的金矿、富矿,但如不去开发,也会默默无闻一样。松江地区从文化角度的基础建设不多,文化氛围的整体性、系统性还不够,需要我们统一思想、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如今的松江区,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各项事业的发展在上海首屈一指。我们要把握历史机遇,需对松江作为上海历史城市所留存的各类古文化事业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且十分必要、十分紧迫。